心理学家研究认为,欲望越多的人,越容易自寻烦恼;
奢望越大的人,越容易挫折缠身。物质上的清贫,可以拥有精神上的乐趣;
欲望上的清贫,可以舍去烦恼之苦。清心寡欲,是一种境界。
因为欲望不高,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,无怨、无悔、无忧、无虑,自得其乐,自然有益身心健康。
唐代诗人白居易说:“自静其心延寿命,无求于物长精神。”
作家冰心也说:“事因知足心常乐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”医学研究表明,知足常乐、淡泊名利的人会健康长寿。因为他们个人欲望不高,不在世俗中随波逐流,不为争名夺利而苦恼,自然化解了心理危机,防治了心理疾病。
由于精神轻松,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,免疫力高,抗病力强,病魔也要退避三舍,自然会延年益寿。有一位老寿星,活到103岁还耳聪目明、口齿清楚、思维敏捷,有人问他有什么长寿秘诀,他说:“内心清静自然能长寿。”可见清心寡欲同健康长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
寡欲之人,不仅对自己的生活享受要求较少,清贫朴素,而且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,崇尚精神上富有。道德高尚是心理健康的基础,精神富有是心理养生的重要因素。
孔夫子说得好:“大德必得其寿。”诚然,我们所说的清心寡欲,并不是说脑子什么都不想,什么欲望都没有,如金钱欲、权力欲应该少些再少些,而求知欲、工作欲,还有与疾病作斗争的求生之欲,锻炼身体的强身之欲,那是必不可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