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"枪打出头鸟"、"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",锋芒毕露,必然可以逞一叫之能,但终究不足做人做事的长:久之计,最后遭殃的还是你自己。
1.锋芒毕露终伤己
若行为举止处处锋芒毕露,就如同经常将刀拿出挥舞一番,杀得别人片甲不留才甘心一样。这种只图一时之快,不懂保养的做法,只会让你的刀很快因为砍的石头太多而满是缺口。
孔子说,"人不知,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!"可是,很多人却认为别人不知道自己,对自己不利,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,尤其是年轻人,总是希望别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知道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人。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最有效办法当然是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,要引起大家的注意,自然而然会想到从言语、行动方面加以努力.这种简单的推理造成了有些人在言行或举止方面总是喜欢锋芒毕露。
一些年轻人到了新单位后,以为自己的学历高,懂得多,脑子活,就不分场合大加议论,"不懂电脑还不如去死"、"新时代要有新脑筋"......再时不时地显摆一下网络通行语,本来是希望获得同事好感,但那些岁数较大的老同志或比较主观的领导只会觉得你傲慢、偏激、浮浅。
与"锋芒毕露"相对,我们提倡"沉默是金"的处世哲学。因为适当保持沉默是谦虚的表现,也是一种自信和力量的体现。将你的锋芒适当地收敛,才会在人缘或工作中有大收获,你仔细看看周围与你完全相反的人就会发现,他们毫无棱角,言语如此,行动也是一样。他们个个深藏不露,表面上看好像他们都是庸才,其实他们的才能,会在你之上;他们好像个个都不善言辞,其实其中颇有思维敏捷的善辩者;他们好像个个都胸无大志,其实他们是颇有鸿鹄之志而不愿久居人下者。但是他们却谦虚内敛,不肯做出众人物,这是什么道理呢?
有旬俗话说的好:出头的椽子先烂。因为他们有所顾忌,如果言语露锋芒,便很容易得罪别人,得罪别人也就为自己的前途埋下了隐患。行动露锋芒,会招惹别人的妒忌,旁人妒忌也将成为你的阻力,成为你的绊脚石。如果你的四周都是阻力或破坏者,那你还怎么施展拳脚呢?
社会是什么?社会是人的集合,由于人性的复杂,故而社会也是变幻莫测的。从根本上说,社会环境是消弭个性的。个性,即与社会的通行法则及平常人的习惯想法有出入的性格,个性多数是不可能被认可的。试想,我行我素,凡事随欲而为,人家怎么会痛快呢?对你的亲人、朋友或那些较宽容的人来说,也许他们还能接受你的这种个性和行为,但是对社会大众来说,你无疑会犯众怒的。
祢衡年少才高,目空一切。二十来岁时便跻身于名士权贵之中。但是祢衡很瞧不起那些人,将他们视为酒囊饭袋,在他眼里,举世无才。汉献帝初年,孔融上书荐举祢衡,曹操欲召见他。祢衡不知道天高地厚,恃才自傲,出言不逊。曹操心中不快,最后给他封了个击鼓小吏,以羞辱他。祢衡也因此更忌恨曹操。一次曹操大会宾客时,命祢衡穿鼓吏衣帽击鼓助乐,祢衡竞当众裸身击鼓,以羞辱曹操,扫他们的酒兴。曹操对之深以为恨,但曹操聪明,杀有才之人会背上不重贤良之名。他把祢衡送给荆州牧刘表。不久,祢衡又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了刘表。刘表也很聪明,不杀祢衡,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了。祢衡在黄祖那里,仍是率性如前。一次,祢衡竞当众骂黄祖"死老头,你少罗嗦!"黄祖气极,一怒之下把他杀了。祢衡死时只有二十六岁。祢衡的杀身之灾,全因他的才气和个性所致。
人有才情,本是天赐良物,正好周济人生。有些有个性的人。不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其个性有存在的价值。祢衡却相反,恃才傲物,因情害事,不知人性的复杂,社会的险恶。最终冒犯权贵,以身涉险,终遭杀身之祸。这是极有个性、才智而不得善终的一个典型事例。才智,除自身的审美和创造外,也包括对他人和环境的审视、知晓和防范,以致于利用。而不是糊里糊涂地,以一己之小搏世界之大,最终横遭不测。
4人赞过
枪打出头鸟--锋芒毕露遭人嫌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CC BY-NC-SA 4.0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
51T8博客!
何谓“出头鸟”
« 上一篇
2016-12-25
恋爱心理学:怎样抓住女人的心
下一篇 »
2016-12-25